劉東亮:河南禁塑,決心是一貫的
時間:2021-11-08 來源:中國包裝材料網
11月2日,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到南陽金牛彩印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鄧州市金碧生物材料科技公司實地調研。調研中他指出,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是綠色發展的要求。就國際上講,中國是個大市場。就國內而言,河南是個大市場。樓書記強調:企業可以采用股權合作模式,實現上下游利益共享,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出讓老百姓買得起的綠色環保產品。目前省人大正在考慮“限塑禁塑”立法,既要讓老百姓自覺購買,又要有法可依,依法監管。11月5日,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長費東斌帶領省政府、省發改委、省工信廳、省生態環境廳等職能部門,再次來到鄧州市金碧生物材料科技公司實地調研,并召開座談會。
密集的調研座談表示了河南限塑禁塑的決心。隨著近幾年各省“禁塑令”的推行,可降解塑料市場引來諸多企業布局,河南作為禁塑的先鋒,目前處于什么狀況,中國包裝材料網記者特別采訪了鄭州輕工業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老師、高分子材料專家、河南塑料協會降解專委會秘書長、河南省降解塑料產業鏈創新聯盟副秘書長劉東亮。
此次“禁塑”與08年的“限塑”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包裝材料網:劉老師您好,您從事塑料相關的研究有多長時間了?能否從專業的角度講述一下禁塑的變遷?
劉東亮:我們這邊的研究主要是側重于塑料材料的改性與加工研究。我從90年開始塑料相關的應用研究,基本上到現在應該有30多年了。
關于禁塑的歷史,我記得2008年的時候國家提倡的是“限塑”,限制厚度低于0.025毫米超薄塑料袋的生產與使用,要求一律不得免費提供購物袋,想從源頭上限制老百姓隨意使用的情況;針對于大商超市的購物袋進行收費,限制其使用塑料袋不那么隨意,執行的還算可以,可對于“五小市場”來說執行效果很不好??偟脑虼蟾庞腥齻€方面,一是當時限塑標準起草不太完善;二是要替代的降解材料當時不太成熟,或者是國內還沒有廠家能夠生產;三是宣傳和執法力度沒有跟上,所以說后來也只在比較規范的大商超執行了收費,其它像農貿市場這樣的地方基本沒有多大影響。近兩年的限塑條件相對比較成熟,和08年的那次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包裝材料網:面對減塑熱潮,很多品牌企業提出減塑,以紙代塑是一種方案,研發可降解材料也是一種方案,甚至市場上也出現了在原有的塑料中添加“啃塑劑”,您如何看待這個事情?您在新的降解材料方面有哪些研究?
劉東亮:塑料中添加“啃塑劑”,實際上稱之為光氧降解的助劑,這種方式實際上對環境影響更大。在九幾年零幾年的時候比較流行,當時社會還沒有意識到它的危害,現在意識到變成微塑料后對環境與進入食物鏈的危害了,國家已開始明令禁止,不允許在聚乙烯中增加所謂的啃塑劑,這是偽降解。
前幾天我跟廣東省一個副會長在溝通,也談到了這個問題;現在這個問題主要在于市場價格,普通的塑料價格只有1萬/噸左右,添加“啃塑劑”后價格一般在1.2-1.3萬,成本比較低,完全生物降解材料做下來,原材料成本基本上都在2萬塊錢左右,如果兩種材料都投放市場,就叫雙規制,雙規制以后,那1萬塊錢成本的產品肯定好賣,對不對?從源頭上來說,生產企業必須轉型,市場監管必須嚴格。從2022年元月1號全省開始嚴格執行禁塑,搞傳統塑料袋的企業,像河南西平的一些企業都面臨著轉型的問題。
紙包裝袋用自然循環的像竹纖維、甘蔗纖維,甚至一般的植物秸稈作為原材料,可以進行一部分替代,也是很正常的。廠家可以在技術和工藝上通過PLA淋膜等方式來改進提高材料的耐水性與耐溫性。它的降解時間可能稍微有點長,在工業堆肥條件下半年左右的時間,自然條件下會更長一些,但是它對環境沒有危害。紙替代仍然有比較大的市場,像餐盒、紙杯、紙吸管等。前段時間,在海南展會上看到用紙替代所做的產品賣的還不到一塊錢,很便宜,要是用生物降解塑料差不多得兩塊錢。
我們最早從05年就開始研究PVA材料,這種材料看著跟普通塑料一樣,是塑料材料的一種,這種塑料是乙烯基里邊唯一一個能被微生物全降解的一種乙烯基塑料,它常用于制作膠黏劑與土壤改良劑。PVA膜目前規模應用的瓶頸主要在它的快速成型加工上,由于其粘度很高,加工溫度與分解溫度接近,通常的吹塑成型難以加工,號稱塑料吹膜加工行業的世界難題。
這種塑料的原材料主要來源于煤化工行業,缺點就是耐水性稍微差一點,一般推薦做一些干貨包裝袋。我們一開始也走了些彎路,后面斷斷續續地在進行,最后終于突破其加工瓶頸,并完成中試。
入行需要謹慎,恢復正常狀態很重要
中國包裝材料網:據了解,一些傳統行業比如水泥等企業紛紛涌進可降解材料市場,您如何看待可降解生物基材料,以及由此引發的投資熱潮?
劉東亮:這個問題從兩方面來看。一是從國家大的政策,未來的發展方向來看,低碳、環保、生態這是大勢所趨,傳統水泥鋼鐵這些行業不說它是夕陽行業,但是大規模城市建設已經基本上完成,它們也面臨轉型?,F在,降解材料確實是熱點,但是各行業企業一擁而上有點兒大躍進。實際上有些降解材料資源消耗也挺大的。今年河南受災比較嚴重,玉米欠收,大家都知道聚乳酸的主要原材料就來源于玉米,供應成了問題,成本也大幅度上升。所以說降解材料的生產也受到前端的制約,也不能一味地去擴大產能,企業一窩蜂地涌進來也會造成行業的產能過剩,資源與環境難以支撐。
一個社會正常的生態發展,從終端消費者來說:老百姓必須改變以前的那種隨意使用的消費模式,一個袋子不能用一次就扔?;ㄟ@么大的代價給做出來產品,成本這么高,一公斤材料差不多要三公斤的玉米,前端生產的消耗很大,所以說國家的十四五規劃,特別提到源頭減量,這個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對老百姓要逐步進行收費,使用產品循環化,有些不可回收要給它堆肥,能回收的回收了循環利用,實際上這是一個價值利用最大化的可循環途徑。
河南禁塑,決心是一貫的
中國包裝材料網:您如何看待塑料回收市場?
劉東亮:回收牽扯到企業利用回收材料做一些產品,如果轉化率不高,回收成本就會比較高。如果單純地依靠回收這塊的運行,我估計運營起來可能有點困難,需要政府的一些支持。畢竟這是個循環經濟,如果后邊不做填埋和焚燒,直接回收,那么成本如何控制,有些地方政府加工一噸回收塑料補貼3000元,這樣就很好。所以說得要有政府的支持,企業運行的規范,同時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對一些素質比較高的民眾由線到面帶動社會往這個方向發展,慢慢地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體系,這才是正道。
中國包材料網:樓陽生書記去鄧州市金碧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調研,強調,河南是個大市場,而且人大目前正在考慮限塑立法,您怎么看待這個事情?
劉東亮:樓書記到河南來以后,我感覺有幾點變化非常明顯,第一他支持河南省科技創新,打造河南省技術創新高地的新平臺,轉變河南省原來以資源能源消耗換經濟發展的傳統模式;第二非常重視生態,將黃河流域的生態與環保作為發展方向。對于支持降解材料的發展來說,雖然塑料袋很普通,但是它的影響面很大,老百姓每天的使用量也很大,對環境的影響、對資源的消耗也很大。從從樓書記這個表態上,還有從樓書記對未來發展趨勢的認識上來說,這一點是非常值得稱贊的,河南禁塑也是堅定不移的。
從產業的角度來說,河南省有多大的產能,有多大的加工能力,市場消費有多少,這個要有比較具體詳實數據,這是立法與推廣的依據。河南省濮陽地方第一個立法已經出來了。河南塑料協會專門成立了聯盟,河南省的高校有鄭州輕工業大學、鄭州大學,河南省主要骨干企業,像金丹生物、龍都天仁,還有河南省產品質檢院、快遞協會、化工協會等共12家聯盟發起單位,目前又有20家左右的企業要求加入聯盟,來共同推動完成規范行業標準、傳統加工企業轉型、降解產品溯源等工作,最后高質量完成河南省白色污染治理的目標。